近日,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大学生实习状况进行调查,共收到310余所高校大学生填写的568份问卷。调查显示,54.05%的大学生受访者有实习经历。
那么,这些大学生得到预期的实习收获了吗?
心理落差:
实习不符合预期
陪医生查房,写病例报告,看护重病号,这是高原见习期间的日常工作。高原是上海一所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。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上,他解剖过人体标本,但更多的时候,高原只能把小兔子、小白鼠当病号。大三时,学校安排高原和他的同学到医院实习。高原本以为实习期间可以为病人看诊、治疗,但实际上,他每天的任务仍以临床观摩为主,自己动手的机会几乎为零。
这与高原想象中的实习有很大差距。“实习的时候,我们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获得足够多的动手机会,有些‘运气好’的同学可能会碰到一些阑尾切除之类的小手术”。
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,在306位有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受访者中,认为实习期间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的占20.19%,差距较大的占37.46%,仅有7.82%的大学生认为实习收获符合预期。
在武汉读秘书学专业的李倩曾在放假期间来到一家事业单位实习。尽管单位的名字听起来“高大上”,李倩却有些郁闷:“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后的工作就是烧开水、打扫办公室,下午则是复印文件、盖章。”过于简单枯燥的工作,让李倩每天“刚上班就等着下班”。
走上实习岗位才发现不符合预期,不是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的唯一原因。发现自己工作起来吃力、专业知识或能力不足,也是大学生不满意实习效果的原因。
高原在跟随主治医师查房时,时常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,难以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,这些以前并不会引起他足够重视的细节很可能造成诊治时的疏漏。
与高原类似,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小华来到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,做后台优化检测员。实习刚两周,小华便感觉“压力山大”:“学校里学的知识很笼统,而工作中则要求解决实际问题。所以,我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。”
认可实习:
1认为有助成长的仍占多数
安徽一所高校的辅导员张鑫认为,大学生实习后的真实体验与预期效果产生一定反差是一种常态,不必过分惊讶。“如果大学生坚持套用高度统一、刻板单调的课本理论,来应付职场的千变万化和社会的丰富多彩,势必对实习期间的工作环境、人际交往等多方面产生差评”。在张鑫看来,这恰恰是要鼓励、引导大学生主动投身实习的关键所在。
对于大学生而言,实习只是起点,不是终点。发现什么是自己喜欢的、适合的工作,或者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尽力弥补,才是实习的真正目的所在。
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,在508名有实习经验或准备实习的被访者中,41.34%受访者的实习目的是通过实习确定自己适合的工作。此外,“学以致用,锻炼专业能力”“丰富自己的简历”和“提高社交能力,为进入社会作准备”等诉求占据实习目的的前三位,分别占比66.54%、62.8%和62.2%。
尽管一些大学生在实习中遇到不尽人意之处,但调查结果显示,26.38%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实习非常有帮助,有55.7%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比较有帮助。
晓元因为英语水平较高,在大二暑假时成功通过了广东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实习面试。半年时间的实习中,晓元每个周末都要抽出七八个小时给2个高中生上课和改作业,忙的时候每周都要做几百张PPT,经常备课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。
当英语老师不是晓元的职业规划,她选择这份实习,看重的是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。“在英语培训机构里的实习也确实让我觉得更加自信,现在的我可以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,在一些大型交流会或讲座上也不会怯场,而且能很风趣生动地给别人讲解。我准备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,这份实习让我可以一直接触和学习英语”。
2失败经历同样有助职业选择
学计算机专业的袁畅,至今还记得3年前第一次实习时面试的场景。“第一次实习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,投的岗位都不一样,就想着哪个面试通过了就去哪里。”
但现在,正在攻读研究生的他,找实习工作的心态完全不同。回看3年前的自己,他觉得当时专业知识不扎实、技术储备不够,能找到实习工作,还要归因于他面试的互联网初创公司人手紧张。也正是当时那份实习,让袁畅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:“一方面是发现自己还太‘弱’,上课学过的很多东西没有掌握,实习要用到,才临时查找资料。”
他认识到,比较深的专业知识很难通过工作和实习弥补,在实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,激发了他继续深造的热情,因此在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读研。“虽然我对第一份实习不是特别满意,但当时的经历对我掌握工作方法、专业技巧都有帮助,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缺陷和喜欢的方向。”
在张鑫看来:“实习经历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最基本的职场素养和职业道德,使大学生尽可能地缩短毕业后正式投身职场的适应期。同时,还能够帮助他们较为理性地调整原有的价值观、人生观和职业观,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。”
“面对实习,大学生应调整心态、放低姿态,提前量身定制好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,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。”张鑫说。(中国青年报)